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部分功能將無法呈現。

:::

藏傳佛教

:::
【藏傳佛教】- 格魯派(黃教)

一、黃教簡史
二、宗喀巴大師的故事
三、宗喀巴大師的“三主要道”


一、黃教簡史

西藏佛教,經朗達瑪摧毀後,大約一百年,直至藏王菩薩光即位,迎請阿底峽尊者入藏,才重新振興西藏的佛法。

經數百年後,清淨修行的方法漸漸式微,喇嘛們好樂密法,對淨戒律儀,棄如糠粺;僧伽羯摩,全無見聞。直至十五世紀,宗喀巴大師依據阿底峽尊者的教法,發起宗教改革,建立了完整的修行程序:要求僧侶們嚴守戒律,少欲知足,清淨持戒修行,不准僧人干涉世俗事務,禁止娶妻生子,或從事生產勞動。如此不斷發展下,曾使格魯派的僧人,總數高達全西藏人口的四分之一。

十七世紀中葉,第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加措,在哲蚌寺建立政權後,成為西藏人民精神領袖,及最高行政統治者,是西藏展開實行政教合一制度之開端,而格魯派共有六大寺廟,分別是拉薩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青海塔爾寺及甘肅的拉卡愣寺。

二、宗喀巴大師的故事

【宗喀巴祈請文】

無緣悲藏觀世音
Mig-me Tse-wa Ter-chen Chan-ra-zig,
無垢智王妙吉祥
Dri-me Kyen-pai Wang-po Jam-pal-yang,
鎮伏群魔秘密主
Du-pung Ma-lu Jom-dza Sang-wai-dag,
雪賢頂嚴宗喀巴
Gang-chan-ka-pai Tzug-gyan Tsong-ka-pa,
善慧稱前誠祈請
Lo-zang Drag-pai Zhab-la Sol-wa-deb。

在《文殊根本教王經》中,釋迦牟尼佛授記:『世間我涅槃,法教成空虛,汝(指文殊)現凡夫相,行諸佛所行;彼時雪域中,現有極喜蘭若。』

此授記明示文殊菩薩,將化身於雪域之中,如佛授記,宗喀巴大師出生於雪域(西元1357年至1419年),在他出生被截臍帶時,滴血落地,不久從中生出有百片葉子的白栴檀樹,每一葉片,皆顯像獅吼佛,指證宗喀巴大師即是文殊菩薩的化身。第三世達賴喇嘛,在其地建立寺廟,其後白栴檀樹所生之葉片,亦有顯像文殊菩薩的心咒“AH RA PA TSA NA DHI”或只有“DHI”字,當秋天葉片落地時,人們收集所有葉片,用於治病或增長智慧,皆獲得了神奇的加持力。

宗喀巴大師降生地,名為“宗喀”,亦是大師名號的由來,大師具有驚人的記憶,博學多聞,並勤奮修持,對密教經典有系統的學習,一生中完成十七部重要典籍,是真實的文殊菩薩化身。其著作中以《菩提道次第廣論》、《了義不了義抉擇之論.善說心要》、《三主要道》,是各界所重視和必需學習的法教。

三、宗喀巴大師的“三主要道”

三主要道,是宗喀巴大師“道次第”法教之精華,其含概了所有佛陀殊勝的顯密法教,對修學無上瑜珈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具有相關的重要性。

三主要道主要內容是-「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見」。

出離心:指欲斷除輪迴,獲得解脫的願心。輪迴的根源,來自於我執心,佛陀初轉法輪,開示「四聖諦」時,即明示了輪迴投生的本質是「苦」,思惟生、老、病、死苦,而生起對脫離輪迴的強烈願望,去放棄輪迴的因-我執心,此強烈的願望-即指出離心。生起出離心,有賴於修習“三無漏學”-無漏戒學、無漏定學、無漏慧學,之所以稱為「三無漏學」,那是以出離心為動機,靠直接證悟空性,或無我的殊勝智慧,來對治我執、無明,依戒、定、慧摧毀我執,才能真正的自輪迴中解脫。

菩提心:是以大悲心為動機,自發地為利益如母眾生,免於痛苦而生起成佛的願心,此覺悟的心,即是菩提心,是佛法最核心的心要。 菩提心生於大悲心,大悲心是基於珍愛心;珍愛心如同土地,而慈悲心是種子,代受與布施,是促成種子成長的殊勝方法,菩提心即是收穫。以修習「自他相換」發展的大悲心,遠比修其他法門,所生起的大悲心更為深厚。
生起菩提心方法,首先要生起慈愛心,去認知眾生如母,思惟母親對我們的恩情,進而體悟眾生如母,亦是被困於輪迴中,經驗著無止盡的苦,心中產生一股強而有力的大悲心,為使此種子成長發芽,我們開始聚集功德,淨化惡業,接受諸佛菩薩加持,如此再生起菩提心,就不會有困難了。為實現菩提心願望,我們應虔誠地,修持六度波羅蜜,特別要以大精進心,努力修持,以證悟究竟的真理-空性的智慧。

空性見:是事物的實相。事物存在的方式,和它們顯現的方式是相反的。空性,不是一無所有,而是無自性存在,事物存在是依賴許多因素聚合而成。
一切現象存在,是依世俗法,是由我們的我執心,所產生的錯誤投射,由於我們的心,未能明確認知這種錯誤,反而執著於現象是自性存在,或真實存在,導致身陷於輪迴之中。

◎修學證悟空性有二個步驟:

a.認知要否定的對象:清楚認出萬象,如何以「自性存在」的方式,在我們的心中現起,以及我們如何堅信:這種現起的現象是真實的。

b.破除否定的對象:依各種理由證實這「否定的對象」,也並非真實存在的,這就是空性。

我們可利用深深摯愛執著的身體,作為禪觀的對象,在禪修訓練中,去觀修我空和身空,以之思惟和學習“空觀”的開始。

宗喀巴大師,教授三主要道目的:是為引導眾生成佛。然而,成佛必須先具足對出離心與菩提心,生起堅固的勝解,逐漸的去除我執,依所修善德,趨向正覺之道。若無出離心,則難以開始修行;若無菩提心,無法趨向大乘道:不具空性見,不能斷除煩惱障、所知障。

想要證得佛的報身,要先聚集福德資糧,有賴於發展菩提心;想要證得佛的法身,要能圓滿智慧資糧,有賴於培養正見。成佛之關鍵,即在於文殊菩薩親授給宗喀巴大師次第無誤的「三主要道」,因此若想進入解脫道的修行者,皆應精進修持此成佛的心要,最終才可到達解脫的聖道。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