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部分功能将无法呈现。

:::

佛陀教法 Dharma

:::

共同笔记 / start

佛陀教法 -

白教(噶举派) / 黄教(格鲁派) / 上师开示


【藏传佛教】- 金刚乘教法 (Vajrayana Buddhism)

一、历史发展 (Historical Development)

      简介西藏的主要四个教派为主,及包含西藏佛教史参考書目

 

二、佛教教义 (Buddhist Doctrine)

      简介西藏的主要四个教派,在後文中,本期以「白教、黄教」为主题

 

三、实用功能 (Practical Function)

      依道次地观想,传承加持力,增上修持信心

 

四、专题文章 (Practical Function)


一、历史发展(Historical Development)

◎地理位置:以西藏的地理环境而言,乃是世界第一高原,近于新疆北端的帕米尔高原,北靠崑崙山脉,南接喜马拉雅山脉,中贯冈底斯山脉,又有唐古拉山脉,东走青海與西康。平均高度海拔一万六千呎,低洼处及河流海拔,亦在一万二千呎至一万五千呎之间。西藏全境,因終年积雪不化,因此又有雪域之称。

◎起源:早期西藏传统宗教,是以祭祀、咒术、占卦为主的苯教(Bonpo) ,直到大约西元七世纪初,第三十二代国王松赞干布(Songtsen Gampo) 派遣吞米桑布札(Thon mi Sambhota) 至印度學習梵文和佛教经典。也因此创立了西藏文字,而从印度迎请的「宝云经」等经典译出,更成为西藏佛经翻译的开始。

◎发展:在藏传佛教历史中,曾发生朗达玛(Lang Darma)灭佛,在此之前,由莲师所传授的教法,称为「宁玛派」(Nyingma)-红教,即「旧译派」,史称「前弘期」。而「後弘期」則发展出「格鲁派」(Gelug) –黄教、「萨迦派」(Sakya)-花教、「葛举派」(Kargyud)-白教,总称「新译派」(Sarma)。

◎西藏佛教史参考書目:

  • 布顿佛教史(上、下) 布顿着;郭和卿译 世界佛學名着译丛69-70 初版 台北縣中和市:華宇 民73-78
  • 印度佛教史 达賴那他着 初版 台北市:佛教 民67
  • 青史(一)~(三) 廓諾.迅鲁伯着;郭和卿译 世界佛學名着译丛38-40 初版 台北縣中和市:華宇 民73-78
  • 内蒙古喇嘛教史 德勒格编着 第一版 中国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 1998[民87]
  • 印藏佛教史 刘立千着 刘立千藏學着译文集 第一版 中国北京市:民族 2000[民89]
  • 印藏佛教史 刘立千编译 重编初版 台北市:妙吉祥 民78
  • 吐蕃政教关系史 石碩着 第一版 中国成都:四川人民 2000[民89]
  • 吐蕃僧诤记 PaulDemieville(戴密微)原着;耿昇译 商鼎佛學名着选刊3 第一版 台北市:商鼎文化 1994[民83]
  • 回鹘之佛教 杨富學着 西域佛教研究丛書 第一版 中国鸟鲁木齐:新彊人民 1998[民87]
  • 安多政教史 智观巴.贡却乎丹己绕吉着;吳均,毛继祖,马世林译 甘肃省少数民族古籍丛書 第一版 中国蘭州:甘肃民族 1989[民78]
  • 西夏佛教史略 史金波着 台湾初版 台北市:台湾商务 1993[民82]
  • 西夏佛教研究等五書 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总编辑 《法藏文库》碩博士學位論文 中国佛教學术論典50 初版 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会 2001-
  • 西域之佛教;世界屋脊─西藏 蓝吉富主编 现代佛學大系. 49 台北縣新店市:弥勒 民71-73
  • 西域之佛教 羽溪了谛着;贺昌群译 宗教文化丛書 第一版 中国北京:商务印書馆 1999
  • 西域佛教史 魏长洪等着 西域文化研究文库 第一版 中国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 1998[民87]
  • 西域佛教研究 张曼涛主编 现代佛教學术丛刊(80) 初版 台北市:大乘文化 民65-68
  • 西域與佛教文史論集 许章真译 宗教丛書1 初版 台北市:台湾學生 民78
  • 蒙古政教史 耶喜巴勒登着;苏鲁格译注 第一版 中国北京:民族 1989[民78]
  • 蒙藏佛教史 释妙舟编纂 第一版 中国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93[民82]
  • 《西藏佛教发展史略》, 中国社会科學出版社, 北京, 一九八九年。
  • 王辅仁,《西藏佛教史略》, 青海人民出版社, 西宁, 一九八二年。
  • 法尊,《西藏佛教史》, 佛教出版社,台北, 六十七年。
  • 《西藏佛教史》矢崎正见着; 陈季菁译 西藏學丛書1 初版 台北市:文殊 民75
  • 《西藏佛教史》许明银编着 中華文化丛書 台北市:中央文物供应社 民77

二、佛教教义(Buddhist Doctrine)

佛陀用尽一生的时间,宣说八万四千种法门,总括分为三种不同层次:小乘、大乘和金刚乘(密續)。西藏佛教,在藏王赤松德赞迎请莲花生大士入藏後,密乘普传西藏各地。金刚乘的教法,含概「见、修、行、果」四个部份。在密續的修持中,是以「清净观想」为基础,为了证悟以智慧或本觉所显现的佛性,也就是心的无染面與根本自性;当一切清净圆满时,佛性就会在当下一念中现前。因此,金刚乘又称为「果乘」。

西藏,是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之雪域高原,平均高度超过四千公尺,是现今影响全世界很深的「藏传佛教」起源地。西藏传统中,金刚乘被视为无上乘,属于大乘佛法的更高进阶班。除了讲述「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等禅观方法外,还包含運用于人体气、脉、明点的殊勝方法,去建构金刚乘的瑜珈行,用智慧使行者能破除无明,最終证悟而解脱;这种運作身体、脉轮和心智结合的瑜珈行特色,是金刚乘所独有的。

“密法”(Tantra),是金刚乘中,最精要的法教部份,佛陀是以出家比丘身份来讲授的,并以特殊坛城的本尊身来传授,其深奥的教义,是最完整地表达在无上瑜珈教义及修行中,如何将慈悲和智慧充分的结合,是佛陀在显教的教义中所未提到的部份。

简言之,传统上西藏佛教,主要分为四大教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和噶当派(即格鲁派)

【宁玛派】(红教):是佛教初入西藏时,吸收了当地“苯教”的内容所形成之最早教派。早期采秘密单传,缺乏建构成为较有系统的教义,直至十一世纪後才逐步形成具体的寺院体系。此派僧人均穿着红色袈裟、戴红帽,俗称为红教。

【萨迦派】(花教):缘于其主要的寺庙建于西藏萨迦地区而得名。其寺庙围墙上,涂有象征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种颜色花条,故俗称为花教。

【噶举派】(白教):是十一世纪所形成的教派。噶举二字,义即教谕或教传,主张一切修为都是师徒相承、口语传授、耳听心会,注重密法,不重经典。因喇嘛们在修法时,会穿着白色僧衣,故俗称为白教。

【噶当派,即格鲁派】(黄教):噶当的意思,是佛的教诲或教诫,是仲敦加维琼乃所创立的。此派強調僧人的戒律、修行次第與調整显密的关系。噶当派教法以阿底峡尊者的教授为基石,十五世纪时,宗喀巴大师以噶当派教义为基础,重新创立格鲁派,噶当派即改宗成格鲁派,俗称为黄教。

诚如,郑振煌教授(慧炬出版社社长)所言:「研究西藏文化或西藏问题,必须研究西藏佛教,因为佛教早已溶入西藏人生活的全部,从生到老到死,甚至到转生;从早到晚,从内心的思想,到表现于外的语言行为,都离不开佛教。西藏这个失去的地平线;这个神秘的香格里拉;这个地球上的最後一个净土,已然是佛教故乡。唯有掌握西藏佛教,才算是掌握西藏精神,其至是佛教的全部。」(注1:原文载于陈琴富所译的“藏传佛教世界”一書中。)

三、实用功能(Buddhist Doctrine)

◎有明显道次地:对于初學者言,容易依照顺序學習。例如:可依照,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論》書中所提到的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来學習。

◎易于观想:当接受灌顶时,上师会传授本尊或咒语的修持方法,并且详細说明观想的步骤、颜色和不共的要点,以帮助初學者实修。

◎传承加持力:金刚乘另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重视上师传承,因为上师会一再的轮回转世,直到他完成对學生渡化的承諾和任务。

(红教、花教内容建构中...)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