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部分功能将无法呈现。

:::

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 (Therevada Buddhism)

一、历史发展 (Historical Development)

    (包含南传佛教史参考書目)

二、佛教教义 (Buddhist Doctrine)

    (本期以简介《法句经》、《清净道論》的内容为主题)

三、实用功能 (Practical Function)

    (本期以「安念般那念」为主题:The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四、专题文章

一、历史发展(Historical Development)     【本文由释心宏、麦燕玲共同撰写20/03/2005】

佛教发源于二千五六百年前的北印度,是由迦毗罗卫国、一位释迦族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出家修行成佛之後所创立的。他的生灭年代有多种说法,现在世界各国佛教徒所采用的是,依斯里蘭卡的传说,以西元前544年为佛灭纪元元年,(这是在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第三次大会中所通过的)

佛教在佛陀入灭後,弟子们渐渐由印度河、恒河向南、北发展,形成了二十多个學系的部派佛教,有的人渡海到了南方的斯里蘭卡,有的到緬甸、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诸国,乃至中国云南的西双板纳地区。这些区域,通常被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他们虽已各有文字,但仍使用各国语文所拼音的巴利文(印度古文的一种)佛典,所以南传佛教,也可通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 关于南传佛教史的参考書目:

  • 岛史 韩廷杰译 慧炬文库1013 初版 台北市:慧炬 民60
  • 大史 斯里蘭卡佛教史(上、下) 摩诃那摩等着;韩廷杰译 佛光史传丛書3905-3906 初版 台北市:佛光文化 1996[民85]
  • 巴利系佛教史纲 查尔斯.埃利奥特(Charles Eliot)着;李榮熙译 世界佛學名着译丛34 初版 台北縣中和市:華宇 民73-78
  • 南传上座部佛教概論 韩廷杰着 佛學丛書 初版 台北市:文津 2001[民90]
  • 南传佛教史 释净海着 初版 台北市:正闻 民65
  • 印度佛教史 渥德尔(A. K. Warder)着;王世安译 宗教文化丛書 第一版 中国北京:商务印書馆 1987[民76]
  • 印度佛教史 渥德尔(A. K. Warder)着;王世安译 第一版 中国北京:商务印書馆 1987[民76]
  • 从印度佛教到泰国佛教 宋立道着 宗教文库 初版 台北市:东大图書 民91
  • 从佛陀到阿育王 崔连仲着 中華學术文库 第一版 中国沈阳:辽宁大學 1991[民80]

◎ 斯里蘭卡佛教史年表:

http://myweb.ncku.edu.tw/~lausinan/Tipitaka/Post-Canon/Visuddhimagga/Buddhist_history_Srilanka.htm

Back to Top

二、佛教教义(Buddhist Doctrine)        【本文由林翠萍撰写20/03/2005】


◎《法句经》内容之简介:

《法句经》收于《大正藏》第四册,又称《法句集》、《法句录》等。是指佛陀所说的偈颂,故译为「法句」。相传是佛对四眾弟子演说的法语,佛涅槃後由弟子结集合誦成定本(有说是从佛经中录出的偈颂集)。另一说是,由迦叶尊者结集时流传下来的。(但學术界一般观点皆认为:非一时一地一人所编纂)是为早期佛典之一。在古印度,被视为出家眾必读的经典。现在所流传的《法句经》是贵孀王朝时法救尊者编纂的。在斯里蘭卡,出家眾在受比丘戒前,必需要会背誦《法句经》。

《法句经》是世界知名的早期佛教经典,然而之所以被世界學者看重,是因为與原始佛教思想接近,其中绝大部分偈颂,无疑是佛陀所说的。现存南传巴利文《法句经》从〈双品〉到〈婆罗门品〉,共计二十六品、四百二十三颂,为铜牒部所传,巴利文语本南传巴利圣典《小部》第二。

《法句经》有二系统:一为巴利文系、一为梵文系。属于巴利文系的叫做「昙钵 Dhammapada」,意译法句,现行南传本,有觉音尊者作注《法句注》,编撰三百零五篇故事,收入巴利文小部经典中。

属于梵文系的叫「优陀那 Udana-Vagga」(或作忧陀那,邬陀南),又译「自说」现行汉、藏两种《法集要颂经》译本,及汉译《出曜经》即属此系。不論是巴利文系的法句,还是梵文系的优陀那品,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全部都由偈颂构成,但除偈语外,也用长行(散文)分别解释这些偈语的缘起,如《法句譬喻经》大致和北传《法句经》相同,四十品中共有七十九个故事。

总而言之,《法句经》以「身、受、心、法」贯穿全经,体现原始佛教的思想。句句启发人心,教导我们通过學習佛法,坚守戒律,开悟智慧,达到涅槃境界。

 

◎《法句经》版本之简介:

?在北传《法句经》也有四种译本:

(一)、《法句经》,法救撰,吳维祇难、竺律炎共译,从〈无常品〉到〈吉祥品〉共计三十九品,分上、下两卷。

(二)、《法句譬喻经》,(又名《法句本末经》、《法喻经》),西晋法炬、法立共译,从〈无常品〉到〈吉祥品〉,多一〈护戒品〉,共计四十品, (根据大正藏本,〈教學品〉第二與〈护戒品〉第二系重复,故依序实为四十品)。

(三)、《出曜经》,又名《法句录》、《出曜論》,姚秦竺佛念译,从〈无常品〉到〈梵志品〉共计三十三品,(根据大正藏本,〈无放逸品〉第四與〈放逸品〉第五应为同一品,故实为三十三品)。

(四)、《法集要颂》,赵宋三藏明教大师天息灾译,从〈有为品〉到〈梵志品〉共计三十三品。

?依年代先後:

归结出传到印土以外的《法句经》及其譬喻/因缘译本:

(1)南传《法句经》26品本:共423偈,西元前250年传到锡蘭,有幾种汉译本。

(2)北传《法句经》26品本:共490偈,是西元225年顷,维祇难、竺将炎等人所译初本。

(3)北传《法句经》39品本:共758偈,是西元225年顷,维祇难、竺将炎等人所译的混合本。

(4)北传《法句譬喻经》39品本:是西元290-306年法炬、法立共同译出的混合本,内含法句偈的「75篇」譬喻/因缘。

(5)北传《出曜经》33品本:偈为法救(西元50年顷)编,383年竺佛念译出,有法句偈的譬喻/因缘,并对偈颂略作注释。

(6)南传《法句注》26品本:430年顷觉音所注释,共有法句偈的「305篇」譬喻/因缘。

(7)藏传《法句经》33品本及《法句释》33品本:750年顷译成藏文,其注释含有法句偈的譬喻/因缘。

(8)北传《法集要颂》33品本:约928偈,法救所编,990-1000年天息灾译出。

【No.1-8资料来源:《法句经》的形成及其演变略探,刊于《法光杂志》174: 2004】

(9)白话藏传法句经33品本:法救尊者原着(Dharmatrata),葛雷、斯帕汉(藏译英)(Gareth Sparham),孙一(英译中)大乘精舍印经会。

?英文版《法句经》的相关资料:

«http://myweb.ncku.edu.tw/~lausinan/Tipitaka/Sutta/Khuddaka/Dhammapada/Dhammapada.htmCited from: 佛學数位图書馆及博物馆

«Dhammapada--A Translation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

«Dhammapada--The Buddha's Path of Wisdom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Acharya Buddharakkhita     (Introduction by Bhikkhu Bodhi)].

«THE DHAMMAPADA STORIES-- Translated By Daw Mya Tin, M.A., Burma Pitaka Association ( 1986 ).

?Availability of English translations (Print:):

Scores of English translations exist. The following are particularly recommended: Dhammapada: A Translation, Thanissaro Bhikkhu, trans. (Barre: Dhamma Dana Publications, 1998), The Dhammapada: The Buddha's Path of Wisdom, Acharya Buddharakkhita, trans.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96), and The Dhammapada: Pali Text and Translation with Stories in Brief and Notes, Narada Thera, trans. (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 India, 1978; available from Pariyatti Books).

 

◎《法句经》的佛典故事:

如《法句譬喻经》大致和北传《法句经》相同,四十品中共有七十九个故事。

其中一个是「愚人品」中个故事如下:

在舍卫城中有一富商,叫阿难达,为富不仁,悭贪成性,不肯布施,常对儿子慕拉席力说:「不要以为我们现在很富,有就可恣意浪费,你仍然要不斷积聚,否則财富会越来越少。」因此慕拉席力,也渐渐养成悭吝的習性。

阿难达在临終前,将五坛黄金埋在家里的地下,但他并没有告訴任何人,包括他的儿子慕拉席力。阿难达去世後不久,便到离舍卫城不远的村落,投生在一个乞妇的家中,乞妇自从怀孕开始,便诸般不顺,乞讨的收入,也日渐减少,村人更将乞妇赶出村落。不久後乞妇生了个儿子,长得「其貌不扬」,让人看了就起厌恶之心,如果是乞妇自己一人去乞讨,还可以像从前那样,乞到一些食物,但带着儿子出去,都空手而回,所以当她的儿子,稍长足以自谋生计时,乞妇就叫儿子自己出门乞讨。

有一天,当他走到舍卫城的时候,他突然忆起了,自己的前世种种,他下意识的走进前世家中,他的孙子看到乞儿丑陋的面貌,吓得嚎啕大哭,仆人闻声将乞儿─阿难达打出门去。此时世尊观到阿难达,得渡因缘成熟,就将他带回;并告訴他过去生中的种种,同时派人请慕拉席力,来至佛所。当佛陀告訴慕拉席力,这个乞儿,就是他过世的父亲时,慕拉席力并不相信,佛陀就叫乞儿到慕拉席力的家中,指出生前埋藏五坛黄金的地点,慕拉席力終于相信此事,并向佛陀懺悔,虔诚的皈依佛陀座下。

世尊即说偈言:「此我子我财,愚人常为忧,我且无有我,何有子與财」。

 

◎《清净道論》

『清净道論』(Visuddhimagga)是叙述南传、上座部佛教思想最详細、最完整的論典,也是一部佛教百科全書,世界各国佛教學者也都很重视它,是巴利文三藏的代表作。此論除序論和结論外,全書共分为二十三品,依照戒、定、慧三學为大纲,次第分明、内容完整。前二品说戒,中间十一品说定,後十品说慧。由此論的研读與學習,可以了解南传佛教的主要教义;也可以看到一些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历史等状态。

  造論者:觉音尊者,是西元五世纪中叶人,根据『大史』记载,尊者出生于北印度,菩提場附近的婆罗门族,在菩提場一座斯里蘭卡人建造的寺院出家,是南传巴利语系一位杰出的學者,他在摩诃男(Mahaanaama)王时代(409~431)来到斯里蘭卡的首都,阿耨罗陀补罗(Anuraadhapura),住在大寺(Mahaavihaara),从僧伽波罗(Sa'nghapaala)长老,學習三藏经典和义疏。尊者所造的『清净道論』,是严格地按照当时大寺派的思想体系来着述的。次第和内容,有许多地方與优波底沙(Upatissa)尊者所着的『解脱道論』相似。而优波底沙尊者大约早于觉音尊者二百餘年。

『清净道論』前二品,主要是说明如何持戒,戒的种类,持戒的好处,如何地受持十三头陀支等。如何严格地遵循比丘僧团的生活。

 从第三品到十三品,主要是叙述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定、食厌想、四界差别观等四十种止禅、观禅的修習方式。

从第十四品到二十三品说的是慧學,也是此論最重要部分,集南传佛教、論、藏的主要内容,和七部論以後发展出来的教理。其主内容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谛、十二缘起等。由此論中可看到整个原始的教法、禅法,如同回归佛陀时代般,令人法喜。

 

◎《法句经》、《清净道論》的内容对照表:

 

清净道論

法句经

 

序論

 

第一 说戒品

第一 双品

 

 

第四 花品

 

 

第八 千品

 

 

第十二 自品

 

 

第十七 忿怒品

 

 

第二十二 地狱品

 

第二 说头陀支

第二 不放逸品

 

第三 说取业处品

第三 心品

 

第四 说地遍品

第五 愚人品

 

第五 说餘遍品

第七 阿罗汉品

 

第六 说不敬业处品

第十 惩罚品

 

第七 说六随处品

第十一 老品

 

第八 说随念业处品

第十三 世间品

 

第九 说梵住业处品

第十五 樂品

 

第十 说无品

第十六 喜爱品

 

第十一 说定品

第十七 忿怒品

 

第十二 说神变品

第十八 污垢品

 

第十三 说神通品

第二十 三象品

 

第十四 说蕴品

第二十五 比丘品

 

 

第二十六 婆罗门品

 

第十五 说处界品

第六 智者品

 

第十六 说根谛品

第九 恶品

 

第十七 说慧地品

第十四 佛陀品

 

第十八 说见清净品

第十九 住于法品

 

第十九 说度疑清净品

第二十 道品

 

第二十 说道非道智见清净品

第二十一 杂品

 

第二十一 说行道智见清净品

第二十三 象品

 

第二十二 说智见清净品

第二十四 渴爱品

 

第二十三 说修慧功德品

 

 

结論

 

 

?府城佛教網站:有南传佛教、《法句经》、《清净道論》等非常详尽的参考资料:

http://myweb.ncku.edu.tw/~lausinan/dharma.htm

Back to Top

三、实用功能 (Practical Function)       【本文由释心宏、林翠萍共同撰写20/03/2005】

(本期以「安念般那念」为主题:The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安念般那念

在上座部佛法中,禅修的法门概括分为两大类,止禅(奢摩他)與观禅(毗婆奢那)。所谓安般念是指以正念觉知,鼻孔出口处,呼吸的气息(业处)为修行的方式。

一、調身(Controlling Your Body):

传统上,調身的内容叫「七支坐法」。静坐时,臀部稍微垫高,以能够坐得舒适、自然、为原則。不習慣盘腿的人,可以将两腳并排,或平放在地上。調整身体让肩膀平正,自然下垂。下颚微微向内收,使头部、頸部、脊椎成一直线,保持自然、放鬆、舒适,不要用力。在身体坐正之後,从头到腳一部份、一部份的放鬆身体,不要让身上有任何一块肌肉绷紧。全身都放鬆之後,轻轻閉上眼睛。告訴自己,在静坐时要保持身体不动,将身体忘掉,就如身体不存在一般。

二、調息(Controlling Your Breathing):

将心安住在鼻孔,與上嘴唇之间的四方形区域里(业处),轻轻的留意,正在经过这区域的「呼吸气息」。在《清净道論》中,以守门人来比喻,觉知气息的方法:「看守城门的人,只留心正在经过城门的行人,而不去理会已经走入城里,或走出城外的人。同样地,修行安般念者,只要留心正在经过鼻孔出口处的气息,而不是去理会,已经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的气息。」

如果妄念纷飞的人,可以試着在觉知呼吸的同时,心中默念数息的方法。方法有许多种,简言之:(1.)从一数到十,在从十反数至一,如是反复数息很容易摄心。(2.)在一到十之间,选择一个数字,然後固定那个数字。例如选择了七,在呼气或吸气时,心中默七、七、七……,一再地重复。不管呼、吸或数息时,注意力仍然放在呼吸,而不是放在默念。数字只是帮助我们,将心安住于呼吸的工具而已。当数息或默念到妄念平静时,就停止数息重新回到业处,有的人呼吸很微細,不習慣于觉知微細的呼吸。此时应当以冷静與警觉的心,注意鼻子的四周,了知自己在呼吸。只要保持着警觉和耐心,渐渐地就能觉察微細的呼吸。在觉知呼吸的同时,我们也知道接触的部位(业处);此时試着将心的注意力,缩小到只集中于呼吸本身即可。我们不应故意,使呼吸变长或变短,应当保持自然的呼吸。无論呼吸的长或短,都应当专注于全息。这是修習安般念的基本要点。

在修習禅坐时,过于饥饿或吃得太饱,对禅坐都有妨碍;而太多的睡眠,会成为禅坐障碍,不足的睡眠容易昏沉,太过精进会绷紧、头痛、眼睛疲劳等,而精进力不足,会使我们昏沉、掉举。所以必须要以适度的精进来禅修。

烦嚣喧闹的地方容易,使人失念,修習安般念最适宜于住空旷、林中、树下、空闲无诤之处。但更重要的是,应放下万缘,保持平静安详的心,专注于呼吸。无論身体处于那一种姿态,都应当如是修習;当身体离开禅椅时,修行才刚开始。随时随地继續了知呼吸。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行、住、坐、卧等任何时间,也都要持續地了知呼吸。若能如此精进,就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达到安止定(禅那)。

三、調心(Controlling Your Inner Mindfulness):

在数息的过程中,因人而异,所以每个人的身心状况不同。整体而言,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1.) 数息(2.) 观息 (3.) 观照。(1.) 数息的过程中,如前一段所说。(2.) 观息的过程中,只是清楚了知:出息长、入息短;或者了知:出息短、入息长,没有计算数字。(3.) 观照的过程中,就是呼吸均匀并且非常細微,心就安住在业处,或安住在现前的正念,然後心就可进入禅修的「九住心(the mindfulness of Nine Stage)」。

Back to Top

四、专题文章

日期标题

Back to Top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