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筆記 / 華嚴宗
天台宗 / 禪宗 / 律宗 / 淨土宗 / 華嚴宗 / 三論宗 / 唯識宗
【北傳佛教】-華嚴宗

一、歷史發展 (Historical Development)
二、佛教教義 (Buddhist Doctrine)
三、實用功能 (Practical Function)

一、歷史發展(Historical Development)
華嚴經由龍樹菩薩自龍宮誦出,若論本宗遠祖,當推龍樹,但以宏傳華嚴為業,而有著作以發揮其精義,且為習慣上所共為認者五人,人稱華嚴五祖。
華嚴宗五祖 | 祖師貢獻簡介 |
---|---|
初祖杜順和尚 (生於陳武帝永定二年) |
根據華嚴經作法界三觀,以周遍含容之理,顯事事無礙之境 |
二祖雲華和尚 | 根據六十華嚴經作搜玄記,發明十重玄門,以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之六相而混融之。 |
三祖賢首國師 (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十一月初二日) |
根據搜玄記更作探玄記二十卷。又作華嚴一乘教義章,判釋迦如來一代所說之教典為三時、五教,以華嚴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為別教一乘,最為尊特。 |
四祖清涼國師 (生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 |
華嚴懸談、華嚴疏鈔,總括大小乘、性、相、空、有,包羅萬象,不倚不偏;於華嚴要義,已發揮殆盡。 |
五祖圭峰宗密大師 (生於唐德宗建中元年) |
禪教並重。大師得力於圓覺一經。所作之圓覺經大小疏鈔,其思想體系,皆與清涼一貫。本宗至此,基礎鞏固。 |
(參考網站 http://www.huayen.org.tw/i.asp)
二、佛教教義(Buddhist Doctrine)
華嚴宗:因奉《華嚴經》為根本經典而得名。主要教義有「六相圓融」、「十玄緣起」、「法界三觀」等,總稱為「如來性起法門」。
三、華嚴宗的實用功能(Practical Function)
- 菩薩在人間如何實踐佛法的道理於生活中。
- 了解宇宙人生的現相。
- 十法界如何修行契入佛知佛見通往成佛之道。
- 《 參考書目》:
- 大藏新纂卍續藏經58:華嚴宗著述部,出版者/白馬精舍印經會
- 中國大乘佛學的開展﹕華嚴宗,著者/傅偉勳
- 中國華嚴宗通史,著者/魏道儒,出版者/江蘇古籍出版社
- 華嚴宗之判教及其發展,著者/張曼濤,出版者/大乘文化出版社
- 華嚴宗史略,著者/南亭法師,出版者/華嚴蓮社
- 華嚴宗哲學,著者/方東美,出版者/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 華嚴宗哲學概要,著者/繼夢法師,出版者/圓明出版社
- 華嚴宗教義始末記,著者/釋持松,出版者/華嚴蓮社
- 華嚴宗源流,著者/釋賢度,出版者/華嚴蓮社
- 華嚴宗與易學,著者/夏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