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部分功能將無法呈現。

:::

南傳佛教

【南傳佛教】 (Therevada Buddhism)

一、歷史發展 (Historical Development)

    (包含南傳佛教史參考書目)

二、佛教教義 (Buddhist Doctrine)

    (本期以簡介《法句經》、《清淨道論》的內容為主題)

三、實用功能 (Practical Function)

    (本期以「安念般那念」為主題:The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四、專題文章

一、歷史發展(Historical Development)     【本文由釋心宏、麥燕玲共同撰寫20/03/2005】

佛教發源於二千五六百年前的北印度,是由迦毗羅衛國、一位釋迦族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出家修行成佛之後所創立的。他的生滅年代有多種說法,現在世界各國佛教徒所採用的是,依斯里蘭卡的傳說,以西元前544年為佛滅紀元元年,(這是在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三次大會中所通過的)

佛教在佛陀入滅後,弟子們漸漸由印度河、恆河向南、北發展,形成了二十多個學系的部派佛教,有的人渡海到了南方的斯里蘭卡,有的到緬甸、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諸國,乃至中國雲南的西雙板納地區。這些區域,通常被稱為南傳上座部佛教。他們雖已各有文字,但仍使用各國語文所拼音的巴利文(印度古文的一種)佛典,所以南傳佛教,也可通稱為「巴利語系佛教」。

◎ 關於南傳佛教史的參考書目:

  • 島史 韓廷傑譯 慧炬文庫1013 初版 台北市:慧炬 民60
  • 大史 斯里蘭卡佛教史(上、下) 摩訶那摩等著;韓廷傑譯 佛光史傳叢書3905-3906 初版 台北市:佛光文化 1996[民85]
  • 巴利系佛教史綱 查爾斯.埃利奧特(Charles Eliot)著;李榮熙譯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34 初版 台北縣中和市:華宇 民73-78
  • 南傳上座部佛教概論 韓廷傑著 佛學叢書 初版 台北市:文津 2001[民90]
  • 南傳佛教史 釋淨海著 初版 台北市:正聞 民65
  • 印度佛教史 渥德爾(A. K. Warder)著;王世安譯 宗教文化叢書 第一版 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7[民76]
  • 印度佛教史 渥德爾(A. K. Warder)著;王世安譯 第一版 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7[民76]
  • 從印度佛教到泰國佛教 宋立道著 宗教文庫 初版 台北市:東大圖書 民91
  • 從佛陀到阿育王 崔連仲著 中華學術文庫 第一版 中國瀋陽:遼寧大學 1991[民80]

◎ 斯里蘭卡佛教史年表:

http://myweb.ncku.edu.tw/~lausinan/Tipitaka/Post-Canon/Visuddhimagga/Buddhist_history_Srilanka.htm

Back to Top

二、佛教教義(Buddhist Doctrine)        【本文由林翠萍撰寫20/03/2005】


◎《法句經》內容之簡介:

《法句經》收於《大正藏》第四冊,又稱《法句集》、《法句錄》等。是指佛陀所說的偈頌,故譯為「法句」。相傳是佛對四眾弟子演說的法語,佛涅槃後由弟子結集合誦成定本(有說是從佛經中錄出的偈頌集)。另一說是,由迦葉尊者結集時流傳下來的。(但學術界一般觀點皆認為:非一時一地一人所編纂)是為早期佛典之一。在古印度,被視為出家眾必讀的經典。現在所流傳的《法句經》是貴孀王朝時法救尊者編纂的。在斯里蘭卡,出家眾在受比丘戒前,必需要會背誦《法句經》。

《法句經》是世界知名的早期佛教經典,然而之所以被世界學者看重,是因為與原始佛教思想接近,其中絕大部分偈頌,無疑是佛陀所說的。現存南傳巴利文《法句經》從〈雙品〉到〈婆羅門品〉,共計二十六品、四百二十三頌,為銅牒部所傳,巴利文語本南傳巴利聖典《小部》第二。

《法句經》有二系統:一為巴利文系、一為梵文系。屬於巴利文系的叫做「曇缽 Dhammapada」,意譯法句,現行南傳本,有覺音尊者作註《法句註》,編撰三百零五篇故事,收入巴利文小部經典中。

屬於梵文系的叫「優陀那 Udana-Vagga」(或作憂陀那,鄔陀南),又譯「自說」現行漢、藏兩種《法集要頌經》譯本,及漢譯《出曜經》即屬此系。不論是巴利文系的法句,還是梵文系的優陀那品,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全部都由偈頌構成,但除偈語外,也用長行(散文)分別解釋這些偈語的緣起,如《法句譬喻經》大致和北傳《法句經》相同,四十品中共有七十九個故事。

總而言之,《法句經》以「身、受、心、法」貫穿全經,體現原始佛教的思想。句句啟發人心,教導我們通過學習佛法,堅守戒律,開悟智慧,達到涅槃境界。

 

◎《法句經》版本之簡介:

?在北傳《法句經》也有四種譯本:

(一)、《法句經》,法救撰,吳維祇難、竺律炎共譯,從〈無常品〉到〈吉祥品〉共計三十九品,分上、下兩卷。

(二)、《法句譬喻經》,(又名《法句本末經》、《法喻經》),西晉法炬、法立共譯,從〈無常品〉到〈吉祥品〉,多一〈護戒品〉,共計四十品, (根據大正藏本,〈教學品〉第二與〈護戒品〉第二係重覆,故依序實為四十品)。

(三)、《出曜經》,又名《法句錄》、《出曜論》,姚秦竺佛念譯,從〈無常品〉到〈梵志品〉共計三十三品,(根據大正藏本,〈無放逸品〉第四與〈放逸品〉第五應為同一品,故實為三十三品)。

(四)、《法集要頌》,趙宋三藏明教大師天息災譯,從〈有為品〉到〈梵志品〉共計三十三品。

?依年代先後:

歸結出傳到印土以外的《法句經》及其譬喻/因緣譯本:

(1)南傳《法句經》26品本:共423偈,西元前250年傳到錫蘭,有幾種漢譯本。

(2)北傳《法句經》26品本:共490偈,是西元225年頃,維祇難、竺將炎等人所譯初本。

(3)北傳《法句經》39品本:共758偈,是西元225年頃,維祇難、竺將炎等人所譯的混合本。

(4)北傳《法句譬喻經》39品本:是西元290-306年法炬、法立共同譯出的混合本,內含法句偈的「75篇」譬喻/因緣。

(5)北傳《出曜經》33品本:偈為法救(西元50年頃)編,383年竺佛念譯出,有法句偈的譬喻/因緣,並對偈頌略作註釋。

(6)南傳《法句註》26品本:430年頃覺音所註釋,共有法句偈的「305篇」譬喻/因緣。

(7)藏傳《法句經》33品本及《法句釋》33品本:750年頃譯成藏文,其註釋含有法句偈的譬喻/因緣。

(8)北傳《法集要頌》33品本:約928偈,法救所編,990-1000年天息災譯出。

【No.1-8資料來源:《法句經》的形成及其演變略探,刊於《法光雜誌》174: 2004】

(9)白話藏傳法句經33品本:法救尊者原著(Dharmatrata),葛雷、斯帕漢(藏譯英)(Gareth Sparham),孫一(英譯中)大乘精舍印經會。

?英文版《法句經》的相關資料:

«http://myweb.ncku.edu.tw/~lausinan/Tipitaka/Sutta/Khuddaka/Dhammapada/Dhammapada.htmCited from: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Dhammapada--A Translation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

«Dhammapada--The Buddha's Path of Wisdom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Acharya Buddharakkhita     (Introduction by Bhikkhu Bodhi)].

«THE DHAMMAPADA STORIES-- Translated By Daw Mya Tin, M.A., Burma Pitaka Association ( 1986 ).

?Availability of English translations (Print:):

Scores of English translations exist. The following are particularly recommended: Dhammapada: A Translation, Thanissaro Bhikkhu, trans. (Barre: Dhamma Dana Publications, 1998), The Dhammapada: The Buddha's Path of Wisdom, Acharya Buddharakkhita, trans.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96), and The Dhammapada: Pali Text and Translation with Stories in Brief and Notes, Narada Thera, trans. (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 India, 1978; available from Pariyatti Books).

 

◎《法句經》的佛典故事:

如《法句譬喻經》大致和北傳《法句經》相同,四十品中共有七十九個故事。

其中一個是「愚人品」中個故事如下:

在舍衛城中有一富商,叫阿難達,為富不仁,慳貪成性,不肯布施,常對兒子慕拉席力說:「不要以為我們現在很富,有就可恣意浪費,你仍然要不斷積聚,否則財富會越來越少。」因此慕拉席力,也漸漸養成慳吝的習性。

阿難達在臨終前,將五罈黃金埋在家裡的地下,但他並沒有告訴任何人,包括他的兒子慕拉席力。阿難達去世後不久,便到離舍衛城不遠的村落,投生在一個乞婦的家中,乞婦自從懷孕開始,便諸般不順,乞討的收入,也日漸減少,村人更將乞婦趕出村落。不久後乞婦生了個兒子,長得「其貌不揚」,讓人看了就起厭惡之心,如果是乞婦自己一人去乞討,還可以像從前那樣,乞到一些食物,但帶著兒子出去,都空手而回,所以當她的兒子,稍長足以自謀生計時,乞婦就叫兒子自己出門乞討。

有一天,當他走到舍衛城的時候,他突然憶起了,自己的前世種種,他下意識的走進前世家中,他的孫子看到乞兒醜陋的面貌,嚇得嚎啕大哭,僕人聞聲將乞兒─阿難達打出門去。此時世尊觀到阿難達,得渡因緣成熟,就將他帶回;並告訴他過去生中的種種,同時派人請慕拉席力,來至佛所。當佛陀告訴慕拉席力,這個乞兒,就是他過世的父親時,慕拉席力並不相信,佛陀就叫乞兒到慕拉席力的家中,指出生前埋藏五罈黃金的地點,慕拉席力終於相信此事,並向佛陀懺悔,虔誠的皈依佛陀座下。

世尊即說偈言:「此我子我財,愚人常為憂,我且無有我,何有子與財」。

 

◎《清淨道論》

『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是敘述南傳、上座部佛教思想最詳細、最完整的論典,也是一部佛教百科全書,世界各國佛教學者也都很重視它,是巴利文三藏的代表作。此論除序論和結論外,全書共分為二十三品,依照戒、定、慧三學為大綱,次第分明、內容完整。前二品說戒,中間十一品說定,後十品說慧。由此論的研讀與學習,可以了解南傳佛教的主要教義;也可以看到一些當時當地的社會、經濟、歷史等狀態。

  造論者:覺音尊者,是西元五世紀中葉人,根據『大史』記載,尊者出生於北印度,菩提場附近的婆羅門族,在菩提場一座斯里蘭卡人建造的寺院出家,是南傳巴利語系一位傑出的學者,他在摩訶男(Mahaanaama)王時代(409~431)來到斯里蘭卡的首都,阿耨羅陀補羅(Anuraadhapura),住在大寺(Mahaavihaara),從僧伽波羅(Sa'nghapaala)長老,學習三藏經典和義疏。尊者所造的『清淨道論』,是嚴格地按照當時大寺派的思想體系來著述的。次第和內容,有許多地方與優波底沙(Upatissa)尊者所著的『解脫道論』相似。而優波底沙尊者大約早於覺音尊者二百餘年。

『清淨道論』前二品,主要是說明如何持戒,戒的種類,持戒的好處,如何地受持十三頭陀支等。如何嚴格地遵循比丘僧團的生活。

 從第三品到十三品,主要是敘述十遍、十不淨、十隨念、四梵住、四無色定、食厭想、四界差別觀等四十種止禪、觀禪的修習方式。

從第十四品到二十三品說的是慧學,也是此論最重要部分,集南傳佛教、論、藏的主要內容,和七部論以後發展出來的教理。其主內容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二根、四諦、十二緣起等。由此論中可看到整個原始的教法、禪法,如同回歸佛陀時代般,令人法喜。

 

◎《法句經》、《清淨道論》的內容對照表:

 

清淨道論

法句經

 

序論

 

第一 說戒品

第一 雙品

 

 

第四 花品

 

 

第八 千品

 

 

第十二 自品

 

 

第十七 忿怒品

 

 

第二十二 地獄品

 

第二 說頭陀支

第二 不放逸品

 

第三 說取業處品

第三 心品

 

第四 說地遍品

第五 愚人品

 

第五 說餘遍品

第七 阿羅漢品

 

第六 說不敬業處品

第十 懲罰品

 

第七 說六隨處品

第十一 老品

 

第八 說隨念業處品

第十三 世間品

 

第九 說梵住業處品

第十五 樂品

 

第十 說無品

第十六 喜愛品

 

第十一 說定品

第十七 忿怒品

 

第十二 說神變品

第十八 污垢品

 

第十三 說神通品

第二十 三象品

 

第十四 說蘊品

第二十五 比丘品

 

 

第二十六 婆羅門品

 

第十五 說處界品

第六 智者品

 

第十六 說根諦品

第九 惡品

 

第十七 說慧地品

第十四 佛陀品

 

第十八 說見清淨品

第十九 住於法品

 

第十九 說度疑清淨品

第二十 道品

 

第二十 說道非道智見清淨品

第二十一 雜品

 

第二十一 說行道智見清淨品

第二十三 象品

 

第二十二 說智見清淨品

第二十四 渴愛品

 

第二十三 說修慧功德品

 

 

結論

 

 

?府城佛教網站:有南傳佛教、《法句經》、《清淨道論》等非常詳盡的參考資料:

http://myweb.ncku.edu.tw/~lausinan/dharma.htm

Back to Top

三、實用功能 (Practical Function)       【本文由釋心宏、林翠萍共同撰寫20/03/2005】

(本期以「安念般那念」為主題:The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安念般那念

在上座部佛法中,禪修的法門概括分為兩大類,止禪(奢摩他)與觀禪(毗婆奢那)。所謂安般念是指以正念覺知,鼻孔出口處,呼吸的氣息(業處)為修行的方式。

一、調身(Controlling Your Body):

傳統上,調身的內容叫「七支坐法」。靜坐時,臀部稍微墊高,以能夠坐得舒適、自然、為原則。不習慣盤腿的人,可以將兩腳並排,或平放在地上。調整身體讓肩膀平正,自然下垂。下顎微微向內收,使頭部、頸部、脊椎成一直線,保持自然、放鬆、舒適,不要用力。在身體坐正之後,從頭到腳一部份、一部份的放鬆身體,不要讓身上有任何一塊肌肉繃緊。全身都放鬆之後,輕輕閉上眼睛。告訴自己,在靜坐時要保持身體不動,將身體忘掉,就如身體不存在一般。

二、調息(Controlling Your Breathing):

將心安住在鼻孔,與上嘴唇之間的四方形區域裡(業處),輕輕的留意,正在經過這區域的「呼吸氣息」。在《清淨道論》中,以守門人來比喻,覺知氣息的方法:「看守城門的人,只留心正在經過城門的行人,而不去理會已經走入城裡,或走出城外的人。同樣地,修行安般念者,只要留心正在經過鼻孔出口處的氣息,而不是去理會,已經進入體內或,出去體外的氣息。」

如果妄念紛飛的人,可以試著在覺知呼吸的同時,心中默念數息的方法。方法有許多種,簡言之:(1.)從一數到十,在從十反數至一,如是反復數息很容易攝心。(2.)在一到十之間,選擇一個數字,然後固定那個數字。例如選擇了七,在呼氣或吸氣時,心中默七、七、七……,一再地重複。不管呼、吸或數息時,注意力仍然放在呼吸,而不是放在默念。數字只是幫助我們,將心安住於呼吸的工具而已。當數息或默念到妄念平靜時,就停止數息重新回到業處,有的人呼吸很微細,不習慣於覺知微細的呼吸。此時應當以冷靜與警覺的心,注意鼻子的四周,了知自己在呼吸。只要保持著警覺和耐心,漸漸地就能覺察微細的呼吸。在覺知呼吸的同時,我們也知道接觸的部位(業處);此時試著將心的注意力,縮小到只集中於呼吸本身即可。我們不應故意,使呼吸變長或變短,應當保持自然的呼吸。無論呼吸的長或短,都應當專注於全息。這是修習安般念的基本要點。

在修習禪坐時,過於飢餓或吃得太飽,對禪坐都有妨礙;而太多的睡眠,會成為禪坐障礙,不足的睡眠容易昏沉,太過精進會繃緊、頭痛、眼睛疲勞等,而精進力不足,會使我們昏沉、掉舉。所以必須要以適度的精進來禪修。

煩囂喧鬧的地方容易,使人失念,修習安般念最適宜於住空曠、林中、樹下、空閑無諍之處。但更重要的是,應放下萬緣,保持平靜安詳的心,專注於呼吸。無論身體處於那一種姿態,都應當如是修習;當身體離開禪椅時,修行才剛開始。隨時隨地繼續了知呼吸。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行、住、坐、臥等任何時間,也都要持續地了知呼吸。若能如此精進,就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內,達到安止定(禪那)。

三、調心(Controlling Your Inner Mindfulness):

在數息的過程中,因人而異,所以每個人的身心狀況不同。整體而言,大約可分為三個階段:(1.) 數息(2.) 觀息 (3.) 觀照。(1.) 數息的過程中,如前一段所說。(2.) 觀息的過程中,只是清楚了知:出息長、入息短;或者了知:出息短、入息長,沒有計算數字。(3.) 觀照的過程中,就是呼吸均勻並且非常細微,心就安住在業處,或安住在現前的正念,然後心就可進入禪修的「九住心(the mindfulness of Nine Stage)」。

Back to Top

四、專題文章

日期標題

Back to Top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