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部分功能將無法呈現。

:::

教學課程 Courses

:::

專欄文章
  • 標題: 心宏法師對止觀的開示
  • 公告日期:2007-02-23
  •       

     一、修持止觀的重要性:

     二、「止、觀」互動的關係:Ⅰ、不修「止」的過失與憂患 

                              Ⅱ、不修「觀」的過失與憂患

                              Ⅲ、總結

     三、「心遠離五欲」的開示:Ⅰ、「出家」和「在家」的差別

                              Ⅱ、出家的四種情況 

                              Ⅲ、對在家居士修持的建議  

     不論南傳、北傳或藏傳教法的修持,若簡要地歸納為幾個字,可以說:就是「定」和   「慧」,換言之,也就是「止」「觀」。「止」是修持禪定的因,「慧」是證悟現觀的結果。我們想快速與圓滿地成佛,最穩當與究竟的方法,就是一定要修「止觀」。當然最深的「現觀」,也就是如實地、諦觀一切法緣起性空,也就是要修持「般若波羅密」的法門。因此釋迦牟尼佛,在此一生中花了將近二十二年,宣講甚深微妙的般若波羅密。

     

                      本文摘自入行論研討班訊第八期出刊:靜慮品。更多閱覽:桑耶班訊  (請點選)

    一、修持止觀的重要性:
    不論南傳、北傳或藏傳教法的修持,若簡要地歸納為幾個字,可以說:就是「定」和「慧」,換言之,也就是「止」和「觀」。「止」是修持禪定的因,「慧」是證悟現觀的結果。我們想快速與圓滿地成佛,最穩當與究竟的方法,就是一定要修「止觀」。當然最深的「現觀」,也就是如實地、諦觀一切法緣起性空,也就是要修持「般若波羅密」的法門。因此釋迦牟尼佛,在此一生中花了將近二十二年,宣講甚深微妙的般若波羅密。
    我們常說要「廣度眾生」,但是要度眾生之前,應該要先問問自己,有沒有具備止觀的功夫?有沒有像《法華經》所說的:「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在《法華經》所說:佛陀的身相莊嚴,就是來自「定慧力」的修持。如果沒有很深的「定慧力」,你要去廣度眾生,結果反而會被眾生度走了吧?!所以,修持「止觀」的功夫很重要。
    至於「念佛法門」也是修學「大乘的念佛三昧」。現在有一些念佛的蓮友,既不聽聞教法、也不勤學經論;雖然嘴巴裡念佛,但是心中的貪、瞋、癡的煩惱,還是不斷地每天增長,這樣的修持,只是「口業」清淨而已;但是事實上,「意業」就不一定真正清淨。因此,不是念佛法門沒有效,而是念佛也是有其觀想、與修持的方法,所以具足強烈的信願行,而且晝夜精進地、非常懇切地念誦,是很重要的基礎條件。所謂「大乘的念佛三昧」,「大乘三昧」也就是大乘的禪定的意思。真正念佛功夫要得力,修持「止觀」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止、觀」互動的關係:
    「止」和「觀」猶如鳥之雙翼;也像古代推車的兩個輪子,是缺一不可。也就是「止」和「觀」都必須同時地修學;「定」和「慧」也必須很精進地修持。
    在大乘經論中提到,只修「福報」、「禪定」,不學「智慧」的話,會變得很愚癡;但假如只學「智慧」,不修「禪定」、「福德」的話,你會變成很狂妄。
    所以,「愚癡」和「狂妄」,都是兩種極端,是不能圓滿成就佛道的。
    Ⅰ、不修「止」的過失與憂患:
    就像有些人,要他發心作義工,他很歡喜,一直做停不下來;但是只要停下來,靜坐或聽經,就睡著了,可是他自己也不察覺。以佛法的角度來看,這是昏沉的過失與障礙,也就是智慧不夠明朗了。
    其實「學佛」就是要學習「念念都覺悟」。在日常處事當中,你對你自己內在的「念頭」,都要很清楚;也就是天台宗、《小止觀》中所說的「明靜而住」:「明」是明白,「靜」是清靜。心中念頭常常是明白、安詳、清靜的,而安住在正念正知上。安住在哪裡呢?有些人是安住在「呼吸」、有些人是安住在「念佛」或「持咒」上。
    也有些人,當惱怒的境界來了,就破口大罵,連三字經也衝出口。講一個譬喻:就像微風中的蠟燭,如果蠟燭上面,沒有一個蓋子的話,狂風一吹,蠟燭的火就熄滅了。「蓋子」或「燈罩」就代表「止」的功夫。當我們的「心」散亂的時候,心是沒有力量的;遇到了境界,不管是雜染心、還是貪欲心,各種煩惱都是會生起的。
    所以,要先修「止」,然後慢慢修觀。透過「止」的修持,可以淨化、調伏我們的散亂心;當面對境界來考驗的時候,自己的「心念」才會有力量,而能對治煩惱。
    Ⅱ、不修「觀」的過失與憂患:
    如果只修「止」,是無法完全斷煩惱的,進一步必須還要修學「觀慧」。
    在印度,一般外道也修「止」,甚至,有些外道徒的禪定功夫很深;最高的禪定,可以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就像佛陀在世,他也曾向外道學習很深的禪定,但是,佛陀後來覺悟到,就算是修到最深的禪定,還是不能出輪迴。當時印度的婆羅門教,是梵天的思想,因為大梵天王的福德很大,所以,他自以為一切世界都是他創造出來的;但是,就是因為執著有一個真實的「我」,所以,他還在六道輪迴當中。因此,佛陀體悟到,就算你修再深的禪定,但是,不修「苦」、「空」、「無常」、「無我」的真理,也不修「般若波羅密」法門,你仍然是無法從輪迴中永遠解脫的。
    所以,唯有修「觀慧」:如實地深觀「人無我」、「法無我」的真理;進而觀照「一切法,都沒有真實的實體」。這樣的甚深智慧生起,才能斷除煩惱而永出輪迴。
    Ⅲ、總結
    就像前面所說的,再強調一次:「止」和「觀」就猶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
    如果你只是坐在那裡,一味地思惟法義,讀誦很多的經論;但是不從「定力」上修持,進而去調伏你的「心念」,這樣你的「心」,仍然是會有細微的昏沈、掉舉煩惱之產生。反而言之,若您只專門修「觀」的話,或許漸漸地你會變得很狂妄;狂妄以後的結果,甚至有時候會毀謗「大乘非佛說」。
    所以,「愚癡」和「狂妄」這兩個極端,都不可以執著。要很用心的對治你的「愚癡心」就要學「觀」,觀的具體法門就是「般若波羅密」;要對治你的「狂妄心」和調伏「散亂心」,就要修「止」。這兩者同時並進,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三、「心遠離五欲」的開示:
    我們常常比喻:自己與許多眾生,都是生在「滾滾紅塵」當中。為什麼說「滾滾紅塵」呢?因為眾生的心中有無量的貪、瞋、痴。所以,當我們在迷惑的時候,會覺得世間很多東西,都是令人覺得很苦惱的。而這一品「靜慮品」的目的,就是要我們生起「強烈與清淨的出離心」;然而「出離心」講得更具體一點,就是要勸你「出家」,捨離一切世俗的塵緣。所以,有一些蓮友剛聽了,可能心會不歡喜,因為這和我們世俗的現實生活,是有一些衝突的。不過這些教導,真的是「良藥苦口」、與「忠言逆耳」的。
    因為,佛陀就是希望芸芸的眾生,能捨離對世間的貪愛與執著,這樣才能究竟地真正出輪迴。
    Ⅰ、「出家」和「在家」的差別
    「家」在中國古字中,上面是一個「宀」,是指屋子的蓋子;下面則是一個「豕」,指的是一個「豬」的意思;這表示「小豬」睡在房子裡;而「豬」表示「愚癡」的意思。再看「婚姻」的「婚」字,男人看到「女人」就頭昏昏;而「姻」,是一個「女」字旁,再一個「因」,而「因」是指一個人關在裡面。
    所以,一個沒學佛的人,真的很可憐,真的是為世俗的「家」所束縛。而一個真正用心學佛的佛弟子,就要想辦法從中突破,這樣才能不可憐。
    在《阿含經》中說,「家」有兩個束縛:一是「金錢」的束縛;你為了要賺錢、為了盡做一個「先生」或「太太」的責任,所以很努力地工作。因為很努力地工作,而耗掉你所有的身心體力。所以,大部份的在家居士,比較不容易像出家眾,能夠完全專心地修學禪定。第二個束縛是「男女的慾望和牽絆」,愛的深,恨的也很深。因為這兩個條件的束縛,所以「世俗的家」是很苦的。
    因此,「出家」的真實義就是要心中,從兩大類的煩惱中真正地出離:「金錢的控制」和「男女慾望的束縛」。
    Ⅱ、出家的四種情況
    真正的身心「出離」,是分好幾種情況的。舉例來說:「出家」,在不同的經論中,也有不同的定義。所以,「出家」也大致可分為四類:
    A、身出家、心不出家:
    當然這是比較不好的。因為你受十方居士的供養,而不好好精進地修持、利益眾生,將來的因果報應,是很複雜的。
    B、身不出家、心真正出家:
          比方說維摩詰居士,現「在家的如來身」,他是過去金粟如來的化身。
    他的化現,是告訴大乘行者,有一些眾生,出家人不能度的,但是在家居士可以度。比如說:賭場或風化場所。這些地方,以出家人的攝律儀戒,是不可以去的。因為以凡夫身,現出家相,去了這類地方,會被人誤會與毀謗。
         但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某一類的眾生,需要在家的大乘菩薩來救度。所以,佛法要興盛,七眾弟子的和合與團結都是很重要。
    不過,「在家居士」先決條件是要有「堅固的菩提心」;不然,眾生還沒被救度成功,你可能就被眾生度走了。
    C、身不出家、心也不出家:
          這類的人,也就是不學佛法的人,他們是很可憐的;糊里糊塗地生,死又糊里糊塗;每天做、做、做,最後,一口氣斷了,他又繼續輪迴了。
    D、身、心都出家:
         這是最殊勝的。像釋迦牟尼佛,佛陀是示現身、心都清淨圓滿的出家。
    Ⅲ、對在家居士修持的建議:
     A、把握自己的心
    要修禪定,嚴格地依經論說,應該是要住在清靜的阿蘭若,遠離一切五欲、六塵的干擾。
    當然,「遠離」在不同的經論中,也有不同的解釋。在《摩訶般若波羅密經》中,釋迦牟尼佛告訴須菩提:一個菩薩真正的「遠離」,是指「心遠離」;就算「身」在繁華的都市中,「心」卻是很清靜,猶如住在清靜的深山中。這才是真正「遠離」的工夫。
    當然,住在深山或都市,是依自己的「業力」和「願力」所形成的。一般初學者,功夫還不夠,還是建議住在清靜的道場,或是深山。比如去參加「禪七」或「佛七」,甚至,做短期出家,會比較圓滿。
    不過,有一類菩薩,自己是住在深山中,但卻看不起住在都市的菩薩;認為自己修行比較好,而產生貢高我慢的心。佛在《般若經》中說,這是一種大魔障,這叫做「雜染行者」。而「心遠離」的人,他的心是很調柔的,對一切眾生會有恭敬心,這才是真正的清靜行者。
    不論如何,在家居士還是應該要先學「心遠離」,要把握自己的心,這是很重要的。
    B、時間不要被切割
    對於現代人,有一個很重要的建議,那就是「時間不要被切割」。你自己注意觀察,一天到晚,不是一會兒去買菜;就是一會兒去接電話;要不就是接小朋友。你的時間常常都被切割了。「時間被切割」,是修禪定的第一個大障礙。
    當然,也要常常問自己:一定要這麼忙嗎?我忙了一輩子,都在忙什麼?忙的目的是什麼?所以,建議大家:
         ⊙事有輕重緩急:訓練自己,每天晚上睡覺前,先想好明天要做的事情,依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對我而言,誦經、念佛最重要;那才是我要了「生死」的資糧啊!而且有了「定慧力」,在待人處事上,才不會動不動就發脾氣,也才能調柔你的心。
         ⊙身、心以及環境的安排:平常早一個小時起床,或晚一個小時睡覺。先做你的功課,尤其,精神好的時候,用來做你的修行。在這段時間,就將手機關掉,或只留電話答錄機,好好專心地修你的禪定。
           人總有忙不完的事,譬如要買菜、洗衣服,或是打電話,像這類雜事,集中在一個時段做完。
            否則,碰到了境界,還是會染著、還是會發脾氣。這是因為你從來沒有好好安排你的時間,與你的心念。
         ⊙時間的長短:每天訓練自己,從半個小時開始打坐,或是很專注地誦經一個小時。假設你真的想在「止觀」上要有功夫,一天至少要修學兩小時。老實說,一個小時還是不夠。如果能持續兩小時,你的「心」才會看到自己的念頭。只有這樣精進地修持,在家居士才能訓練到,「心」如同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
                                                

    cron web_use_log